2016陕西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浅谈逻辑填空
本期为各位考生带来了2016陕西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浅谈逻辑填空。相信行测考试一定是很多考生需要努力攻克的一道坎儿。行测中涉及的知识面之广,考点之细,需要开始做到在积累的同时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陕西公务员考试网温馨提示考生阅读下文,相信能给考生带来一定的帮助。
仔细研读下文>>>2016陕西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浅谈逻辑填空
逻辑填空类试题对于考生来说,是个非常棘手的题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部分考生语文基础差,对于实词、虚词以及成语把握不准,知之甚是。所以,在做词语辨析时,只能从词的字面意思出发,而不知词的隐含意,根据主观意思进行判断。第二,部分考生在对文段进行分析时,往往依靠预感,而不在意文中隐含的对应点,而导致做出错误的判断,造成词语与文段搭配不当。因此本文尝试从文段入手,阐述把握逻辑填空类试题的一些对应关系,从而帮助考生更好的应对此类题目。
一、解释关系
解释关系在逻辑填空类试题中,是比较常见的考点。所谓解释关系,即为所选择的正确答案与文段中的某句话成解释关系的,所以可以根据对应的话还选择词语。
例:2015-国家-21.从统计学角度看,用平均数指标反映趋势 虽精确敏感,但也有其致命弱点,尤其是平均数的“ ”,很容易掩盖个体之间的差异。
A.以管窥天 B.削峰填谷
C.大而化之 D.等量齐观
【答案】B
【解析】题目考的知识点有两个,第一个是转折关系,第二个是解释性信息的把握。转折关系之前,谈论的是平均数的好处,转折后谈论的应该是不好的地方。最后一句话为解释性信息,是对于空的一个解释。所以,综合两个知识点,正确答案为B。削峰填谷即削低山峰来填平山谷,也就是说用山峰的泥土或沙石来填平山谷
2015-国家-23.定义的使命是抽象、概括出某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当定义概括不了时,本应修正定义,而有人却常常“开除”那些概括不了的同类事物,以维护定义的纯洁性,这无疑是 。
A. 自欺欺人
B. 掩耳盗铃
C. 指鹿为马
D. 削足适履
【答案】D
【解析】题目重点在于解释性信息的考查。而有人却常常开除那些概括不了的同类事物,以维护定义的纯洁性,即为了维护定义的纯洁,而把一些概括不了的去掉,四个成语中,只有削足适履符合。削足适履:适:适应;履:鞋。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合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地迁就现成条件。比喻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2012-国家-27.很多人认为动力是一块馅饼,会从天而降,幸运地砸在自己头上,他们意识到自己缺少动力,却还在 ,期望动力哪天能无缘由地突然掉到自己身上。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望眼欲穿 B.翘首以盼
C.浮想联翩 D.守株待兔
【答案】D
【解析】“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文中语境信息强调“期望动力无缘无故掉到自己身上”,且“守株待兔”带有贬义色彩,符合文段语境。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二、转折关系
转折关系有其自身的特点,源自与转折关系的使用方法,即前后语义不同时,才能保证转折关系的成立。利用转折关系的这一特点,可以解决一部分难题,
例:2015-国家-22.交流是复杂的艺术,有声语言并不是表达意义的唯一方式,辅以动作和面部表情,可以使表达生动形象,也折射出历史和文化智慧的光芒。各民族间的形体语言,有的形式和意义相同(如握手致意),有的虽然形式相同,意义却 ,如果不能正确解读就可能产生误会,甚至引起严重的后果。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南辕北辙 B.针锋相对
C.截然相反 D.纷繁复杂
【答案】C
【解析】题目的考点在于语境信息的考查。文中前面谈了有的虽然形式相同,意义却,转折关系出现,前面是相同,后面肯定是不同的。四个成语中南辕北辙为目标和行动不一致。针锋相对,比喻双方在策略、论点及行动方式等方面尖锐对立,主要用在辩论方面。语义过重。纷繁复杂指的是多种多样。这三个词都不符合语境,截然相反形容事物或事件毫无共同之处,符合语境信息。故正确答案为C。
2015-国家-35.天气预报看似很 ,只有廖廖几句话,但实际上,要做出 的天气预报,工程量非常大,而且,气象是一个大环境,大气运动本身又 ,这是天气预报有时不准确的根本原因所在。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轻松 准确 无迹可寻
B. 平常 精密 变幻莫测
C. 普通 精确 难以捉摸
D. 简单 精准 错综复杂
【答案】D
【解析】第一空通过语境提示信息:“只有寥寥几句话”,以及转折之后说到“工程量非常大”可知第一空想表示天气预报看起来不是一件很复杂和困难的事情,D“简单”符合文意;第二空“精准”表示准确,精确用来形容天气预报,搭配恰当;第三空通过后文提示信息,表示大气运动本身也非常复杂导致天气预报不准确,“错综复杂”符合文意,答案选D。
逻辑填空类试题在做题的过程中,切忌只根据语感,因为一部分人的语感只是个人的一种阅读风格,与读者的写作思路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的,所以还是希望考生们能把握好具体的做题方法和技巧。
更多陕西公务员考试相关资料及解析,请参阅公务员教材中心最新批次的2016年陕西公务员考试用书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