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析想得满分?这6个易错点必须解决!
备战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题目,需要学习掌握的知识点并不多。部分同学在学习一段时间后,会有一种盲目自信的感觉,觉得都学会了,复习得差不多了,但实战演练过后往往还是拿不到一个满意的分数,这有可能就是对一些细节掌握还不到位,需要在普遍容易出错的地方再继续巩固。小编今天带大家一起梳理资料分析中的高频易错点,把握好细节,才能把握住机会。
1、单位
资料分析的材料和题目中数据一般都带有单位,比如xx万吨、xx亩等。出题人可能会在这些单位上做文章,要看清楚题目中的单位和材料中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一定要做单位换算,在此列举几个常见的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1000公斤=2000斤
1公顷=10000平方米=15亩
除了单位换算,当材料中或题目中有百分号时,还要看清楚是“%”还是“‰”,百分号在题目中出现的最多,偶尔出现一个千分号,就很容易错看成百分号,影响答题。
2、首数法的特殊情况
为了快速得出答案,我们一般在做涉及除法的题目时用首数法,都只商一位或两位,再与选项比较,选出首位或前两位相同的答案,但这种做法其实有一定风险,有种特殊情况是当题目选项中存在十倍关系的数时,用首数法一定要注意除法的量级。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帮助理解,比如求3500÷70,答案一定是两位数,如果选项中有一个是500,有一个是49,两个选项存在近十倍的关系,虽然3500除以7首位商5,但一定不能直接选500,而要根据除法的量级选择两位数的答案,只能选49。
3、时间
做资料分析题离不开时间要素,时间也是一个高频易错点。最常见的时间易错点是混淆环比与同比。
同比就是拿本期和上个周期的同期来对比,比如拿今年8月和去年8月对比就是同比,环比就是拿本期和紧邻着的上期做对比,比如拿今年8月和今年7月对比就是环比。求基期时一般都要用到增长率,题目中可能会故意干扰让考生用错环比与同比。
比如,题中给出17年1月产值、17年12月产值,以及各月环比增长率,求16年12月产值。因为多数题目都是考察同比,部分同学就可能想当然把给出的环比增长率错看成同比增长率,用17年12月的产值除以(1+12月的环比增长率)去求16年12月产值,这当然是算不出正确答案的,四个选项中一般会有一个就是用错误方法算出的答案,很有迷惑性。应该用17年1月的产值和1月环比增长率套公式计算。
关于时间,还有很多细节要注意,比如求某月的日均数据时要思考当月是28天、29天、30天还是31天;要注意题目中的时间段和材料中的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不能直接套用材料中数据。
4、分析材料
资料分析题中材料的类型有很多,对文字材料阅读时一定要亲自动笔圈划关键词,文字材料中有很多主体名字很相似,看错一个字就会看错它所涉及的整块数据,比如“进口钟表”和“进口手表”。
对表格材料,注意它的首行、末行、首列、末列一般是总计。
对饼状图材料要看清图例,看清每一部分给的是比例还是具体数值。
对柱状图要看清每一条柱子是独立值还是累计值。
5、细心审题
资料分析题的题目问法相对比较固定,特别是每五个小题的最后一小题,往往都是问“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但也有一些题目会出其不意,提问“不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为了避免在这里犯低级错误,建议同学们在读题时就把题目中的“能”或“不能”圈划起来,提醒自己。
一些比较类题目,会问一些最值,比如2015年国考真题“2013年群众文化机构开展的活动中,平均每次活动参加人数最多的是”,要看清楚题目问的是“最多”还是“最少”,不要颠倒。
还有一些排序题,会让考生根据几个元素的大小排序,有些题目会让从小到大排序,有些则让从大到小排序,比如2015年国考的一道真题就问“2013年该省以下行业利润增速从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考试中容易粗心颠倒排序,读题时可以在题本上画出斜向上或向下的箭头来提醒自己本题的排序是从大到小还是从小到大。
6、进出口贸易相关
进出口贸易类题目主要是需要同学们弄清楚几个名词的意思。
当进口额大于出口额时,买进来的商品比卖出去的商品多,是净进口,此时花钱多挣钱少,为贸易逆差,贸易逆差=进口额-出口额。
当出口额大于进口额时,卖出去的商品比买进来的商品多,是净出口,此时挣钱多花钱少,为贸易顺差,贸易顺差=出口额-进口额。
时间稍纵即逝,准备参加2022年陕西公务员考试的小伙伴们,如果符合条件,那就要早早开始准备了!早日准备2022年陕西省考,才能抢占“先机”。尤其基础较弱的考生,“弱鸟”更要先飞,赶紧行动起来,做时间的主人,合理安排复习计划,迎战省考吧!目前备考建议使用纸质教材+线上课程+公考答疑+督学(点击订购)的学习方式,为上岸成“公”保驾护航!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